4月20日晚,由陕西省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信息中心、校团委共同主办的“纵论四海” 系列高端报告会第十二讲《中东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在宪梓堂举行,现任我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作精彩报告。
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丘进教授出席报告会,代表陕西省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信息中心向孙必干特使颁发“国际问题研究员”的聘书,并代表学校向他赠送礼物。陕西省教育工委、陕西省干部培训中心及兄弟院校的领导也亲临现场听取报告。
孙必干特使以“中东问题”和“中东”两个概念入题,讲解了中东问题的历史背景;从中东的地理位置,古老文明,丰富资源和战略地位等方面,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并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讲解了中东问题的产生。他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阿以问题不是战争能解决的。中东问题至今难以解决,其争执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边界、耶路撒冷、难民、定居点、高地和水资源。尽管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中东问题异常棘手,但各方仍在努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东问题和平解决是有希望的。
孙必干特使谈到我国对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时表示,中东地区有众多发展中国家,他们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而中东问题影响着国际局势。与这些国家搞好外交关系对我国的国际地位、能源和军事安全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我国政府于2002年9月设立中东特使。
报告会后,同学们就萨达姆问题、中以关系、我国对中东问题的态度等大学生关心的话题踊跃提问。
作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外交大使之一,孙比干在枪炮声中艰难复我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成功开创了新时期的外交,对中东问题造诣颇深。2004年,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 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尽管我已退休,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感到欣慰和愉快。”孙必干说道。
会后,孙必干特使表示,希望报告会能让同学们更多了解中东问题的背景。他寄语交大学子:“希望你们好好成长,一切都好,一切平安。”
校团委书记刘谦表示,我校举办“纵论四海”报告会,是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关注学习、就业,更应该关注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等高层次问题,培养同学们作 为未来社会精英的责任感。
孙必干个人资料:
孙必干,湖北武汉人。1960年至1965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阿拉伯语。1965年至1967年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留学。1971年至1979年在中国驻也门使馆工作,任三秘。1979年至1983年在外交部亚非司任副处长。1983年至1986年在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工作,任一秘、参赞。1986年至1989年任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1990年至1994年任中国驻沙特大使。2003年至2004年任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组长。2004年,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 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