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希望同学们勤学知识,勤于思考,善于积累,成为特殊材料的材料人,展现材料人高强度、高韧性的特殊风采!
1、数说学院
● 国家首批博士点和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 建有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国内领先的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 全球材料学领域排名前1‰的研究单位
● 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学院历史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有关专业系科。1963年经国家科委和高教部批准成立专职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1979年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研究所。1983年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为基础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88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4年4月8日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年材料学科整合,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系由机械学院调至材料学院,并更名为材料加工工程系,焊接研究所、铸造研究所随之调入材料学院。2019年,我院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并成功入驻创新港。
学院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自主研制了材料多次冲击实验机,创立了新的材料强度理论。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被列为“建国以来基础研究100例成果之一,在全国材料界引起强烈关注,受到国家科委、高教部主管领导的好评,在1966年的全国高教科研成果展览会上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70年代以来,学院在国际上首创将低碳马氏体钢用于石油机械行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学院学科点和专业设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历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历次学科评估均名列前茅,2007年被评为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前100位。根据ESI统计显示,我校材料学科已成为全球材料学领域排名前1‰的研究单位,在材料学前沿性基础研究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材料学院形成了以教学为主的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并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为主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表面工程研究室、微纳尺度材料力学性能行为研究室、焊接研究所、耐磨材料及铸造研究所等。培养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技术研发和科研管理工作,深受用户单位好评。
4.学院师资力量
材料学科目前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8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8人,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学术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205人,正副教授113人,博士生导师97人。材料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型学院,多年来科研成果丰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5.学院科研基地、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有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下设以教学为主的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并设有以科研为主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表面工程研究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焊接研究所、耐磨材料及铸造研究所等10余所研究室。我院科研实验设施完备,包含材料制备、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等不同类型设备,部分设备根据特定研究内容自主设计开发。设备总价值2.5亿余人民币,其中,价值40万以上的设备有110余台。
6.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及取得成果、成绩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位以国际科技前沿研究为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及国民经济主战场,解决材料在国防、军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应用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我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973”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重点项目,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奖10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等多项奖励。自2010年以来,我院发表SCI论文4600余篇,包括Nature(3)、Science(9)、Nature Materials (5)、Nature Energy (3)以及百余篇Nature Commun., Phys. Rev. Lett.、PNAS、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期刊的高质量论文。授权发明专利680余项。
学院获得的三类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
7.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旨在通过构筑多层次、高水平的产学研平台,实行多元化的优质资源与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适应多种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材料类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 国际化与贯通性相结合的材料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构建通专融合的理论教学体系,革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 打造贯通性实践教学平台,促进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成效:
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下,培养出了一批积极活跃、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的毕业生,其中“主动适应多元需求”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近三年本科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45项,同时:本科生周宇星以共同一作身份在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文章;本科生胡烨、王再禹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Fun. Mater, Adv. Energy Mater发表文章。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组织单位 |
学生类型 |
获奖年度 |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 |
面向钛基牙根种植体基于电场刺激的生物活性与可控抑菌一体化涂层 |
省部级 |
本科生 |
2019 |
第四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金奖 |
金刚模/高端热作模具——改善农村生态、带动农民再就业 |
教育部 |
本科生 |
2018 |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金奖 |
淘金之恋-陶瓷金属钎焊技术领跑者 |
教育部 |
本科生 |
2017 |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匠心云涂-先进涂层技术领导者 |
教育部 |
本科生 |
2017 |
2016“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 陕西省金奖 |
西安苏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省部级 |
本科生 |
2016 |
8.学院国际交流情况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并重,国际化水平高,是学院的主要特色。成建制引进海外杰出团队,并成立了多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软硬科研环境。学院深入贯彻“人才培养——送出去”和“招贤纳士——引进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自2010年起,我院举办国际及双边会议20余次,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斯金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德国亚深工业大学、于利希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等10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我院教师受邀出国讲学及做邀请报告500余人次,同时,我院接待来自20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500余人次。
微纳尺度材料行为国际研讨会(该会议为系列性会议,目前已举办11届)
学院分别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新加披南阳理工学院(NTU)、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签订学生交流交换联合培养协议;与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ENSAM)及日本北海道大学(HU)签订硕士及博士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每年将派出数十学生进行校级互访,进行短期及长期交流、进修、学习,完成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同时学院为提升本科生国际视野,举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科生国际著名高校行活动”,定向全额资助学生们前往QS排名前100的著名高校交流学习,每年约有10~15%的学生被送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者学术交流。
9.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
材料专业毕业生约有60%会继续深造,其中,约有16%的学生有机会到国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85%左右的学生会报考到国内知名高校。我校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及高性能新材料开发工作等。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
1)国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如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2)国家战略支撑单位:如中航工业、中国航天 、中船重工、中国华能等从事研发、行政、管理等工作;
3)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企业,国家部委,国际组织:如华为、因特尔、三星电子、西门子、通用电气等从事研发、市场拓展、产业链、行政、管理等工作。
10. 学院著名院友
序号 |
姓名 |
获学位情况 (学校,学科,获得年月) |
优秀毕业生简介(每人不超过100字) (请填写在社会各界做出重要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毕业研究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情况) |
|||
学士 |
硕士 |
博士 |
||||
1 |
张月娥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1985年 |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管理, 1996年 |
|
普华和顺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乐普医疗股东、创始人之一;WP MedicalTechnologies, Inc.总经理。 张月娥创办的普华和顺集团2013年在香港主板上市,2014年收购北京天新福医疗,入选2014年度中关村十大并购案例。2017年张月娥旗下普华和顺通过重大换股交易,成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泰邦生物单一大股东,张月娥也成为泰邦生物集团公司董事。 |
“西安交通大学思源普惠教育发展基金”创始人、理事长; “西安交通大学王笑天材料科学奖助学基金”创始人; “越杰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越杰计划)”创始人,捐巨资1亿元人民币,发起设立“西安交大思源普惠教育发展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创办“越杰班”。 |
2 |
蒲忠杰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1983年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1985年 |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技术总监兼实际控制人。美国WP医疗科技公司技术副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介入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昌平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优秀企业家;2009年获选为"风云人物"蒲忠杰海归人士创办了乐普医疗,成为创业板首富。 |
“越杰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越杰计划)”创始人,捐巨资1亿元人民币,发起设立“西安交大思源普惠教育发展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创办“越杰班”。 |
3 |
余倩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2006年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2009年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材料,2012年 |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青年973共同首席,致力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 PNAS、Nano Lett.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做国际著名会议(MRS,TMS等)特邀报告近30次。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求是杰出青年奖;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获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 |
4 |
钱旦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2011年 |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2017年 |
1、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最具商业价值奖、乡村振兴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创启未来”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冠军。 2、中关村天使百人会优秀创业者,中青报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省级领军人才,西安市“创业英雄”。 3、云涂科技CEO,《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副理事长。 |
|
5 |
周宇星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2018年
|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 2020年
|
英国牛津大学, 化学
|
本硕阶段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包括两篇Science,一篇Chem. Mater.,一篇JMCC,两次获国际会议最佳海报奖。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行共6个月的科研交流。 |
校研究生标兵,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学术之星”,材料学院“百人明星”,崇实书院“百人明星”,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本科生优秀毕业生 |
11.专业Q&A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什么的?
A: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特质、素质能力)?我适合这个专业么?
A:正如“问题1”所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等方面,而构成材料性能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其化学成分和物质结构。可以说,化学和物理是研究材料性能的基础,材料的进一步加工和改性都离不开扎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因此,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知识的同学学习本专业会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我们欢迎所有喜欢物理、化学,勤于探索、善于思考,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且有意向致力于材料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同学积极报考。
Q:我校的材料专业和其他985高校的区别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A:探索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行学生培养的书院+学院的“双院制”、“双班主任制”和“学业导师制”,本科生入学后可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常年聘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知名教授主讲研究生主干课程(每门40学时),每年以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选送20-30名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这些措施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外语水平,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本科生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和在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本科生、硕士生能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置遵循以下原则:①基础科学理论扎实,培养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②技术科学交叉宽厚,为系统综合处理问题打下坚实基础;③学科基础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前沿的兴趣和能力;④中文课程、双语课程与全英文课程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类、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其中通识教育类核心课程包括英语、计算机类课程,专业大类平台核心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类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数理方程、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材料研究方法(英文)、固体物理导论等课程,最后我们还在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焊接工程、材料制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化学5个专业模块设置了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实现“博的基础上的专”。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特点是什么?
A: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依托本校材料学科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结合材料学科理工交叉、理论与实验并重的专业特点,强化教学和科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理念,采用国际化、贯通性相融合的思路,通过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培养材料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拔尖人才。
Q:我通过学习这个专业,能得到什么成长和锻炼?
A: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全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历,能够在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设计、开发、应用领域起引领作用,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
通过学习,①理论上,全面了解材料领域基本知识,和材料领域国际前沿,②实践上,掌握材料领域的基本专业技能,③通过国际化培养,具备基本的材料领域国际交流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Q:学习材料专业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A:信息、生物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三大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其它两个关键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目前,制约工程各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多都与材料有关。同时材料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石,为此,新材料行业作为新兴产业重要组成已被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其中,纳米材料、石墨烯、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新材料均被列入重点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将会有重大应用。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广大学子在此领域也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去哪里就业?
A:材料专业毕业生约有35-50%会继续深造,其中,约有15%的学生有机会到国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85%左右的学生会报考到国内知名高校。我校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在科研院所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及高性能新材料开发工作等。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没有国际合作项目或者国际交流的机会?
A:学院分别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新加披南阳理工学院(NTU)、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签订学生交流交换联合培养协议;与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ENSAM)及日本北海道大学(HU)签订硕士及博士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每年将派出数十学生进行校级互访,进行短期及长期交流、进修、学习,完成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
我校材料专业的学生具有非常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并举办材料学子国际名校行活动,定向全额资助学生们前往QS排名前100的著名高校交流学习,每年约有10~15%的学生被送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者学术交流。
Q: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可以在哪些领域施展所学、人尽其用呢?
A: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则是支柱中的支柱。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很多机械加工类、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类、航空航天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
我们的毕业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材料及新型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和表面工程及先进材料开发等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材料专业有相当多数的同学毕业后选择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出国留学、保研或考研是继续深造的主要途径。
学校简介 | | | 机械工程学院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 | 航天航空学院 | | | 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 |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 | | | 电气工程学院 | |
电子与信息学部 | | | 人工智能学院 | |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 物理学院 | | | 化学学院 | |
医学部 | | | 管理学院 | | | 经济与金融学院 |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 | 外国语学院 | |
法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 |
钱学森学院 | | | 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